!注意 !選課前請先查詢校內是否認抵? 報名後若欲查詢或確認訂單請點選 訂單查詢
● 英文課名:Affective Education at College
● 授課語言:全中文授課
● 上課時間:2023年07月10日~08月18日。
● 本課程皆為「全線上」授課,無面授,包含非同步課程與同步直播:
第一次直播:7月26日(三) 19:00-20:30
第二次直播:8月10日(四) 19:00-20:30
*最終直播日期與時間,依正式開課時授課教師公告為準。
* 本計畫部分課程直播出席狀況納入總分計算,計畫選兩門課的同學,請注意直播時間,避免因為直播時間衝堂,影響個人權益。
前往【課程試閱】!
【SOS!如何報名課程?】
▶選課前建議先閱讀學生指南手冊SOS學生指南手冊
▶平台操作教學影片 點此觀看
本課程旨在協助學生探究生命中與情感有關的議題,增進學生之自我瞭解、自我悅納與自我肯定、覺察人我關係,思考情感對個人之意義與價值,並學習開展、維繫、增進情感之溝通表達、協商與情緒管理能力;同時亦能理解社會文化脈絡、法律等面向與情感之關係,進而能發展優質、平等與負責任,並能愛己愛人的健康情感關係。
陳斐娟 老師
專長:心理諮商輔導、輔導行政、性別教育、情感教育、生涯教育
學歷: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系博士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系碩士
輔仁大學應用心理系學士
現職: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技職教育研究所暨師資培育中心教授(85.8--)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諮商輔導中心主任/諮商心理師(86.8-95.7;98.8--)
教育部委託設立中區大專校院輔導工作協調諮詢中心召集人(94.1- 95.7;98.8--)
教育部第三屆學生輔導諮詢會委員
教育部第八屆家庭教育諮詢委員會委員
教育部設置生命教育中心委辦計畫推動委員
雲林縣政府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委員
台灣輔導與諮商學會第45屆常務理事、組織發展組召集人
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倫理委員會委員
重要經歷:
教育部第六屆、第七屆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委員
教育部第一屆學生輔導諮詢委員會委員
台灣輔導與諮商學會副秘書長、理事
台中市諮商心理師公會理事
逢甲大學、東海大學、中臺醫專、雲林工專、雲林科技大學兼任講師、兼任副教授
逢甲大學、中興大學、雲林科技大學兼任輔導老師
教育部105年度師鐸獎
教育部109年度友善校園獎-大專校院傑出學輔主管
兩度獲得教育部友善校園特殊貢獻人員獎:教育部99年度友善校園獎-特殊貢獻人員獎;教育部95年度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特殊貢獻人員獎
教育部88年度執行「青少年輔導計畫」績效卓越有功人員獎
教育部105年度資深優良教師(教育工作滿20年)
教育部95年度資深優良教師獎(教育工作滿10年)
教育部107年度全國大專校院任滿9年資深續任諮商輔導中心主任「培德育才獎」
教育部101年度全國大專校院任滿三年資深續任諮商輔導中心主任「善輔諄導獎」
行政院國科會101年度補助大專校院獎勵特殊優秀人才獎
Unit 1:ewant學習簡單上手:學習平台功能教學&直播請假區
Unit 2:CH1-認識情感的多元樣貌
Unit 3:CH2-關係中的自我
Unit 4:CH3-情感關係的建立
Unit 5:CH4-情感的溝通與表達
Unit 6:CH5-情感衝突的處理
Unit 7:課程總測驗
Unit 8:CH6-情感的失落與調適—談分手
Unit 9:CH7-認識與防治親密暴力
Unit 10:CH8-流行文化與情感教育
Unit 11:CH9-愛情關係與法律/我的健康真心關係
Unit 12:期末報告
情感議題是每一個人終其一生都必須面對與學習的課題,但在學校教育中卻少有課程能系統探討之。同時,此議題亦絕非具備認知即可,必須透過知識、理解,反思覺察個人經驗,進行應用、分析、評鑑,方能內化成為個人之價值信念與有益的行為模式。
課程將透過九大單元講授與你我息息相關的情感議題,各單元課程主題詳見課程進度表。
詳細評分標準依授課教師規定為準。授課教師保有調整評量標準之權利。
平時作業:2 次,佔總成績40%
1.作業一:個人作業-臺灣人愛情風格量表與人際依附風格量表反思
2.作業二:同儕互評-溝通句型練習與技巧分享
議題討論:3 次,佔總成績20%
1.討論一:最關心之情感教育議題
2.討論二:告白與拒絕的藝術
3.討論三:流行文化之情感觀與性別意識
課程總測驗:1 次,佔總成績20%
期末報告:1 次,佔總成績20%
直播參與:2次,作為加分項目,參與一次加1分
課程通過成績:60 分
【作業說明】
1.平時作業:
作業一:臺灣人愛情風格量表與人際依附風格量表反思
此作業學生需自行依「臺灣人的愛情風格量表」與「人際依附風格量表」等補充教材進行測驗,並分析測驗結果對於自身親密關係的建立、發展或維繫可能產生之正負面影響,並針對負面影響進行反思。
作業二:溝通句型練習與技巧分享
此作業針對課程影音內容及概念,藉由教師所提供之情境,讓學生進行我訊息句型和同理心反應句型練習,並請學生分享觀看完該章節課程內容後,在生活中運用「同理心」、「我訊息」等溝通技巧的心得與想法。此作業最後會由系統隨機分配,以一位學生評價五份同學繳交之作業來進行同儕互評,藉此觀摩同儕間的學習成果。
2.課程總測驗、期末報告:
課程總測驗:依各單元之影音及補充教材之內容出題,測驗題型為是非、單選題(共100題)。
期末報告:由學生回顧及統整自身的學習經驗,並分享學習心得及說明未來如何在情感關係中應用所學,以增進情感關係之品質(學生需按作業說明中的格式、題目,完成一份書面報告)。
3.議題討論:
參與課程討論亦為學習之重要來源,本課程邀請同學參與三次議題討論分別為:(1)最關心之情感教育議題、(2)告白與拒絕的藝術、(3)流行文化之情感觀與性別意識,以達相互交流學習之效。
本課程之學習者若能具備心理學相關知識概念更佳,但只要對當前生活中的情感議題有所關切,並願意投注時間關注、採取行動、身體力行者皆為適合修習本課程之對象。
課程屬遠距課程,無法自主學習管理者,請謹慎評估選課。
建議準備桌上型電腦或筆電,搭配穩定的網路環境進行線上學習,同步直播課程建議準備視訊鏡頭、麥克風與授課教師互動。
本課程證書費用:免費
準大一新生:通過課程者,平台統一寄發紙本證書至學員報名所填寫之聯絡地址。
在學大學生:通過課程者,可免費下載電子檔留存,無紙本證書
詳細證書下載流程說明請點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