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台灣有幾個主要族群,包括原住民、客家、閩南及外來新住民等。本課程藉由每條主題路線,配合自然生態與人文景觀,及歷史事件,介紹這些族群逐漸形成的族群特性、風俗、建築與古蹟、飲食習慣、宗教慶典、音樂舞蹈、文學、藝術等各種面向。
課程內容的進行則是從這些選定的深度旅遊路線景點當中,搭配適當的照片、影片,輔助各個文化主題單元的講解,這樣可以更加深同學們的印象。希望能透過本課程的介紹,介紹台灣文化,並讓對台灣文化有興趣的同學們,用比一般的團體旅遊更深入的角度來瞭解台灣。
課程目標
台灣文化旅遊這個課程以深度主題旅遊的角度,內容則挑選最具有特色或代表性的路線,可能是頗富知名度的地區,也可能是尚未為大眾所知的路線,利用類似導覽的方式來為這些旅遊路線進行解說。透過路線上每個特殊景點的深入介紹,帶出臺灣的歷史文化背景。
課程內容以導覽解說方式進行,利用影片、投影片搭配照片,在景點介紹部分,模擬旅遊解說導覽之過程,讓學生瞭解主題路線及景點之文化背景及特色。部分課程單元之結尾設計有延伸問題,引導學生們更深入搜尋這些文化的更多部份,希望能引起學生們探索並深入瞭解各類文化的興趣。
授課教師
- 教師姓名:李城忠、李淑如
- 教師e-mail:sm42988@mail.dyu.edu.tw (李城忠老師)
shujulee@mail.dyu.edu.tw (李淑如老師)
- 教師簡介:
李城忠,國立清華大學理學博士,運動健康管理學系專任教授,擁有華語領隊與華語導遊執照
李淑如,銘傳大學企業管理系博士候選人,觀光旅遊系助理教授,擁有領隊執照、遊程規劃師證書暨遊程規劃種子師資認證
課程進度表
第1週:臺南古都介紹
第2週:臺南的古蹟與廟宇
第3週:臺南面面觀
第4週:台灣客家族群簡介
第5週:六堆客家地區介紹
第6週:六堆客家信仰與藝術
第7週:阿朗壹古道概述
第8週:阿朗壹古道與原住民文化
第9週:阿朗壹古道的歷史事件與車城
課程內容
第一年度的教材包括從台東、屏東、高雄、臺南等縣市所挑選的主題旅遊路線,這三條路線分別為臺南古都之旅、高屏六堆客家之旅、阿塱壹古道之旅,各主題所要介紹的族群文化不同,但所包含的歷史文化的內涵皆十分豐富多元。
上課形式
本課程分為三個主題旅遊路線,每條路線皆有三週,每週包含不同主題與單元,每個小單元提供主題相關之課程內容,搭配實地拍攝之照片及影片,以旅遊行程規劃之角度加以介紹。部分單元配合課程內容在課程結尾搭配小問題,讓學習者在討論區作答,並與教師及其他學習者互動,以幫助學習者確認並增加更多當地知識,並有旅遊規劃之概念。
評分標準
- 作業:(進行方式及成績比例)
各條主題路線全部單元完成時,每位學習者需撰寫500字之心得,上傳至平臺。共有3次心得繳交。
成績比例:25%
- 期中考:(範圍、方式及成績比例)
第一週~第六週之課程內容
期中測驗,其中包含是非題、選擇題、填空題等具標準答案的題型,或開放性問題之題型。
成績比例:25%
- 期末考:(範圍、方式及成績比例)
報告方式,以個人報告方式呈現,於第八週上傳至平臺繳交。
成績比例:30%
- 討論區互動事項:
1.部分單元配合課程內容在課程結尾搭配延伸問題,讓學習者自行蒐集相關資料,之後在討論區作答及討論,與教師及其他學習者互動。
2. 根據每週主題於平臺上,開放教師與學生進行有關該主題路線之旅遊經驗分享。
通過標準
課程及格標準:60分滿分:100分
先修科目或先備能力
- 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