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 !選課前請先查詢校內是否認抵? 報名後若欲查詢或確認訂單請點選 訂單查詢
【SOS課程資訊~必讀哦!】
● 英文課名:Critical Thinking: Contemporary Literary and Cultural Theory
● 授課語言:全中文授課
● 上課時間:2023年07月10日~08月25日。
● 選課人數上限:120人,依報名順序錄取,額滿為止。(三天內未繳費者將刪除訂單釋出名額,恕不保留名額)
● 本課程皆為「全線上」授課,無面授,包含非同步課程與同步直播:
第一次直播:7月12日(三) 14:00-16:00
第二次直播:8月07日(一) 14:00-16:00
*最終直播日期與時間,依正式開課時授課教師公告為準。
* 本計畫部分課程直播出席狀況納入總分計算,計畫選兩門課的同學,請注意直播時間,避免因為直播時間衝堂,影響個人權益。
● 本課程不提前結算成績,應屆畢業生選課前敬請務必謹慎評估
前往【課程試閱】!
【SOS!如何報名課程?】
▶選課前建議先閱讀學生指南手冊SOS學生指南手冊
▶平台操作教學影片 點此觀看
這個世界上不缺乏美麗的事物,缺少的是欣賞美麗事物的雙眼。這個社會不缺乏做人的道理,缺少的是轉化死道理為活智慧的大腦。因此,此課程除了指定教材與上課講義以外,同學們將接觸到當代批判理論家的原典,也將有機會進行理論的實踐與反思。簡言之,此課程目標不僅是教導學生習得當代各派批評理論的重要概念,更期盼藉由每單元的學生提問與生命經驗的反思,點燃學生對思考的熱情,在思辨中激盪出屬於自己具有批判性的想法。唯有透過積極參與、交流以及反思,我們才能不斷地開展出我們閱讀當代文學、人生與現實三種不同文本時獨立思考與批判意識的能力。
賴俊雄 老師
賴俊雄,現為國立成功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特聘教授。取得諾丁漢大學批判理論及英國文學博士學位的賴老師,已擔任系上西方當代哲學相關課程的講師近二十年。課堂中喜歡和學生互動,一起思考與討論有趣的問題,多過站在講台上碎碎念。以簡單的語彙講解複雜的哲學思想,是他的一貫的教學理念。賴老師也曾兩次獲得成大年度傑出教師獎,是學生們一致公認能將批判思想帶入真實生活的「帥老師」。
Unit 1:文學理論介紹
Unit 2:新批評與結構主義
Unit 3:精神分析
Unit 4:後結構主義
Unit 5:德希達的解構批判
Unit 6:傅柯的權力批判
Unit 7:後現代主義
Unit 8:馬克思主義
Unit 9:女性主義
Unit 10:後殖民理論
Unit 11:性別理論
Unit 12:二十一世紀文學理論
Unit 13:延伸資源
你是不是有過看完一整本小說,卻一點個人心得或想法都擠不出來的經驗?還是在看完一場佳評如潮的音樂劇後,常常覺得自己沒看懂?面對一個具爭議性的社會問題,卻講不出有別於主流媒體的觀點?又或者,當別人興高采烈地討論著哪一本小說或一部電影超好看、超有深度的時候,你除了「是喔?」跟「還不錯!」之外,一句話也插不上呢?沒關係,那並不完全是你的錯。你只是少了一點「觀點」來表達你的內心感受與想法!
賴老師的「批判思考:當代文學理論」課程,就是想提供你一組這樣好用的思考與詮釋方法。上完這門課後,你將可以:
1. 懂得當代的文學評論家們怎麼樣做「閱讀」與「批判」。
2. 了解為什麼不同流派間的評論家常常在「戰」對方,以及他們在「戰」什麼。
3. 學會怎麼用西方當代的批評理論解釋自己「喜歡」/「不喜歡」哪一部作品!
簡單說,「批判思考:當代文學理論」不只要讓你知道怎麼「詮釋」文學作品,也要讓你在看完電影、討論社會問題,甚至是聊天的時候,都能夠更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從此,當你回答「還不錯!」或「不會吧?」之後,不用再尷尬地沉默十秒鐘!
----
詳細評分標準依授課教師規定為準。授課教師保有調整評量標準之權利。
影片觀後線上測驗(每一幕課程10題,共120題):35%
「雄・提問」回覆:20%
討論區回應同儕貼文:20%
直播課程出席及表現:10%
期末個人報告:15%
課程通過成績:60 分
學生無須具備相關專業知識,但具有文學基本知識與背景者為佳。
課程屬遠距課程,無法自主學習管理者,請謹慎評估選課。
建議準備桌上型電腦或筆電,搭配穩定的網路環境進行線上學習,同步直播課程建議準備視訊鏡頭、麥克風與授課教師互動。
本課程授課教材:賴俊雄。《批判思考當代文學理論十二講》。臺北:聯經,2020年。
其他建議參考書目:Selden, Raman, Peter Widdowson, and Peter Brooker. A Reader's Guide to 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ory. 5th Ed. New York: Pearson Longman, 2005
本課程證書費用:免費
準大一新生:通過課程者,平台統一寄發紙本證書至學員報名所填寫之聯絡地址。
在學大學生:通過課程者,可免費下載電子檔留存,無紙本證書
詳細證書下載流程說明請點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