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認識各類文本的特性與閱讀方法。
2.認識各種閱讀理解策略的定義、使用方式、教學原則與實施效能。
陳昭珍教授
中原大學人文與教育學院通識中心講座教授兼圖書館館長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名譽教授
廖淑霞老師
臺北市再興國小教師
賴玉敏老師
新北市鶯歌國小教師
Unit 1:繪本書中預測與連結的應用/廖淑霞
Unit 2:橋梁書中連結與提問的應用/廖淑霞
Unit 3:兒童故事中推論策略的應用/廖淑霞
Unit 4:科普書閱讀與KWL策略的應用/賴玉敏
本課程共計4週,每週將提供影片、測驗題與作業以考核學習成果,課程架構如下:
單元名稱
內容說明
講師
單元1
繪本書中預測與連結的應用
【學習目標】
1.認識繪本書的特性以及欣賞的方法。
2.認識預測與連結策略的定義、效能、使用方式。
3.了解預測與連結策略在教學上的運用。
【課程重點】
a.繪本真精彩
b.預測真有趣
c.連結真好用
廖淑霞老師/臺北市再興國小教師
單元2
橋梁書中連結與提問的應用
1.認識橋梁書的特性以及閱讀的方法。
2.認識提問策略的定義、效能、使用方式。
3.了解提問策略在教學上的運用。
a.橋梁書真有趣
b.提問有妙用
c.提問的運用
單元3
兒童故事中推論與故事結構圖的應用
1.認識兒童故事的類別以及閱讀的方法。
2.認識推論策略的定義、效能、使用方式。
3.了解推論策略在教學上的運用。
a.兒童故事真豐富
b.推論故事有方法
c.推論的運用
單元4
科普書閱讀與KWL策略的應用
1. 認識科普及科普書
2.認識KWL策略、使用方式及教學上的運用。
3. 能運用KWL激發兒童的探究學習興趣
a科普書的定義與種類
b 認識KWL策略
c KWL在科普書閱讀上的運用
賴玉敏老師/新北市鶯歌國小教師
本課程不開放測驗,亦不開放一般民眾申請修課通過證明。
參與研習之研習時數等規範詳見常見問答集。
本教育訓練培訓對象為:國中小教師或職員。
一、關於上課時數認證:
1.全國圖書教師磨課師課程共有12門,共計44小時,詳見「全國圖書教師磨課師課程修課辦法」。
2.課程內容及修課要求:每課程單元皆有(1)影片、(2)簡報、(3)測驗題或作業、(4)問卷;測驗題或作業須達70分以上,且填完問卷者,始為「通過」。
3.研習時數登錄:開課單位將於112年3月、6月、9月及12月第4週,依ewant系統之修課記錄,於全國教師在職進修網登錄修課時數。於開課時間內通過必修課程20小時及選修課程10小時以上,合計30小時(含)以上者,將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核予「全國圖書教師磨課師課程(基礎)研習證明」。本課程每年將重新開課,所修時數無法保留至下個年度作為認證之用途。必修與選修課程詳見「全國圖書教師磨課師課程修課辦法」
二、注意事項:
1.本課程資源僅授權個人及非商業目的之瀏覽及使用,不得為任何超出著作權法合理使用規定之散布、公開傳輸或其他公開利用行為。若依合理使用規定利用時,應註明出處及作者。使用人利用時必須遵守著作權法相關規定,不可變更、發行、播送、轉賣、重製、改作、散布、表演、展覽或利用本課程內容及服務以賺取利益。
2.請務必詳閱課程資訊與相關說明,若有任何問題請聯繫課程承辦人。
3.圖書教師相關課程可關注全國圖書教師輔導團網頁及圖書教師電子報FB粉專獲得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