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主要是借由图像作为歷史的文本,理解政治、社会、文化等发展脉络,并理解图像的构成,以及背后的多重意涵。经由深刻的观看过程,讨論图像的观点、主题与形式,思考图像中歷史与艺术、文化的研究可能。
透过图像的观看,将图像放入历史脉络,进行多元的考察,从文化、政治、物质的层面。同时,了解图像创作的背后过程,艺术家、赞助者和观看者的爱好,以及预期图像会发生何种作用等,更能完整理解一幅图像所代表的整体意涵。而图像的本身并非只是分析的数据,更重要的是如何利用图像来解读历史,同时从图像之中,探寻隐没在图像背后的各种历史消息。本课程依照主题探讨的方式,以历史时间纵轴的变化,理解各时代绘画的演变与差异,最后对社会文化的认知提出分析与批判,不仅能学习到审美的感知,更能深入理解当时社会的文化与价值。
**本课程为跨校通识数字课程专班,不开放一般学员选修,111-2学期 学分认抵学校:中原大学、国立云林科技大学、国立高雄科技大学
!学分生请依照各校选课流程办理,您不需自行注册!待加退选后由校方依选课名单统一造册送ewant平台注册!
!学分生选修详细信息请点此!
本課程藉由視覺圖像的觀看,進而理解歷史發展脈絡,並藉以建立尊重多元文化的態度,培養思考、批判的精神,主要學習目標為:
1、理解圖像與政治、文化、歷史研究的關係。
2、探討圖像史料存在的某些問題與侷限性。
3、培養學生歷史思維的能力,並理解圖像背後的多重真相。
連啟元 老師
學 歷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博士
經 歷
1. 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 教授
2. 中國文化大學 104學年校級暨院級教學特優教師
3. 中國文化大學 105學年度文學院教學顧問團 顧問教授
4. 中國文化大學 107學年全校傑出通識教育教師
5. 中央研究院歷史與語言研究所 訪問學者
6. 明代研究學會 理事、秘書長
单元 1:周次1 导论:课程介绍、规则说明
单元 2:周次2 汉代T型帛的生死世界
单元 3:周次3 竹林七贤的清谈表像
单元 4:周次4 帝王形象塑造与〈便桥会盟图卷〉
单元 5:周次5 性别文化与流行与〈虢国夫人游春图〉(一)
单元 6:周次6 性别文化与流行与〈虢国夫人游春图〉(二)
单元 7:周次7 商业生活百态的〈清明上河图〉
单元 8:周次8 考试文化的情绪与〈观榜图〉
单元 9:周次9 东西方的大航海时代
单元 10:周次10 他者之眼:西方眼中的东方
单元 11:周次11 想像与观看:早期台湾原住民图像(一)
单元 12:周次12 想像与观看:早期台湾原住民图像(二)
单元 13:周次13 特洛伊战争下的诸神之战(一)
单元 14:周次14 特洛伊战争下的诸神之战(二)
单元 15:周次15 路易十四图像的真实与虚构
单元 16:周次16 从台展三少年谈艺术与社会文化
单元 17:周次17 实体期末考/期中报告缴交
单元 18:周次18 弹性教学/期末成绩结算
本课程依照主题探讨的方式,以历史时间纵轴的变化,理解各时代绘画的演变与差异,最后对社会文化的认知提出分析与批判,不仅能学习到审美的感知,更能深入理解当时社会的文化与价值。内容主题有:汉代帛画的生死世界、竹林七贤的清谈表像、帝王形象塑造与〈便桥会盟图卷〉、性别文化与流行与〈虢国夫人游春图〉、商业生活百态的〈清明上河图〉、考试文化的情绪与〈观榜图〉、东西方的大航海时代、他者之眼:西方眼中的东方、想像与观看:早期台湾原住民图像、特洛伊战争下的诸神之战、路易十四图像的真实与虚构、从台展三少年谈艺术与社会文化。
平時作業:佔總成績 20 % (於第3週、6週、9週、12週、15週課程結束,有作業討論,共計5次)
期中報告:佔總成績 20 %
1. 以19世紀以前,東、西方文化任一至兩件平面圖像,進行分析與討論等,至少需撰寫3000字以上
2. 需包含:(1)選題動機、(2)報告內容,且必須附圖、(3)個人心得感想、(4)參考資料。[*以上各項若有缺少,依比例扣分]
3. 勿與課程內容重複過多,以免成績偏低;過度抄襲網路資料,將嚴重扣分,或不及格
實體期末考試:佔總成績 20 % (採實體考試,為選擇、問答的混合題型)
本課程無須背景知識,適合所有對藝術、文化、歷史有興趣的學習者修習。
1. 教師自編講義(每講都有)
2. 延伸參考閱讀建議:
本課程證書費用:500元
如何申請電子版證書?
1.點選右上方的「小白人」。
2.點選「證書下載」。
3.畫面即會轉到申請證書系統中,請點選「我要申請證書」。
4.點選「我要搜尋」開始申請證書。
5.ewant平台僅提供電子版證書,確認繳費成功後,請點選「我已申請的證書」,再點選「我要搜尋」下載您申請的證書電子檔。
詳細證書下載流程說明請點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