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u07 HERO测试课程-202009创建
教师: ewant學員3.Monkey
2021/01/01~2022/04/19
5时数/5周次 (报名结束)

概要

注意! 要确认订单或查找订单,请到订单链接确认!  订单链接

*提醒:当按下结帐键,请等待让页面有反应的时间,过了1分钟还是没有运转,先去订单链接确认。


【SOS课程信息~必读哦!】

● 英文课名:Design Thinking

● 正式开课时间:2022年07月05日~08月23日。

● 最低开班人数:30人。

● 开班人数上限:40人

● 本课程皆为「全在线」授课,无面授,但包含4次直播:

     第一次直播:7月05日(二) 18:00~21:00

     第二次直播:7月26日(二) 18:00~21:00

     第三次直播:8月09日(二)18:00~21:00

     第四次直播:8月23日(二)18:00~21:00

● 学分费已包含证书(证书免费)。通过课程后,再请学生自行下载作日后使用。请详见「证书信息」。

● 本课程提供试阅片段,敬请试阅并详阅评分标准后再选课:

      

选课前建议先阅读学生指南手册SOS学生指南手册

如何选课?SOS报名须知与重要时程SOS各校学分认抵信息
如何缴费/退费?如何换课/退选?SOS 缴费/退费 流程SOS选/换/ 退/停课流程
如何上课?看成绩?下载证书?ewant平台操作手册SOS成绩登分流程SOS证书申请流程

▶联系窗口
1.报名、选课、缴费问题

2.ewant育网开放教育平台问题

3.各课程之相关信息

4.其它
SOS计划 客服

email: ewantsos@gmail.com

03-5712121分机 56077

服务时间:上班时间

非上班时间暂停服务,敬请见谅。
各校内认抵流程与注意事项等。

挡修吗?校内要填单子吗?
各校承办窗口

各校联系窗口信息显示于认抵信息最上方信息栏

 

平台操作影片

  


课程目标

【課程介紹】

這是一門帶你認識設計思考,以及運用設計思考的課程。「設計思考Design Thinking」,不是「將產品設計得好看」如此簡單而已,作為一種創新方法,「設計的思考」是培養你正確發現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習設計思考,以更人性化觀點和思考為設計途徑,讓學習者進行創新的思維與學習,探索出未來專業領域所需要解決的複雜問題,期待一起 Think Like A Designer.

對於作為一門通識課程,期望可以帶領學生認識創意設計領域的知識,喚醒同學們的創意自信,以及擴展創意實作知能,更進階運用這樣的知能,落實社會關懷與實踐人文素養,用設計思考解決老問題,做個社會影響者。


【課程目標】

選修本課程,會有一點不適感,將會打破學習者過往的學習慣性。

選修本課程,會有很多燒腦感,將會促使學習者啟動動腦思考力。

選修本課程,會有很多暖手感,將會喚醒學習者小學的美術創意。

期待這門課程,能讓學生理解設計思考,進而運用設計思考,以團隊合作形式培育帶得走的能力。

其目標在於期望學生以團隊合作之專案式學習,累積多元智能,啟發學生創意潛能。透過探索、設計、執行、評估四階段,進行互動討論,動手實作,將創意思考具體化表現,裨益學生修習本課程後,能夠理解設計在社會發展中的價值與定位,進而掌握運用為社會實踐。

授课教师

邱佳慧,教育部苗圃計畫資深教練。一個愛玩教學的老師從歷史出發:轉戰服學,落地設計思考,期望在自我增能的過程中,逐步落實以學生為本的教學者

期待可以跟有興趣於設計思考的夥伴們共學成長

一、姓名:邱佳慧

二、服務單位與職稱:臺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主任/副教授

三、專長/興趣:專長為歷史研究、興趣是尋找引燃學生學習熱情的something

四、學歷:中國文化大學史學博士。曾於108年前往史丹佛培訓設計思考教與學

五、重要經歷

()重要經歷

曾獲補助史記與歷史人物評析課程(台灣大學智齡教學聯盟計畫)

曾獲補助可攜式行動保健裝置擴散計畫(智慧生活服學與跨領域課程計畫)

曾獲補助可攜式行動保健裝置課程計畫(智慧生活服學與跨領域課程計畫)

曾獲補助高齡者的智慧保健生活課程(台灣大學智齡教學聯盟計畫)

曾獲國科會年輕學者輔導與諮詢計畫(道學運動中的馬永卿)

曾獲補助社區保健志工課程(績優課程)

曾獲國科會年輕學者輔導與諮詢計畫(天人之際觀念的考察兼論《諸儒鳴道》對史記的探討)

曾獲補助台灣人的生命食譜課程計畫(台灣文史藝術強化課程計畫)

曾獲補助台灣醫學人文史課程計畫(台灣文史藝術強化課程計畫)

曾獲補助史記與歷史人物評析課程計畫(績優課程)

曾榮獲北醫校內優良教師

曾獲教學實踐研究計畫

()代表著作

Teaching Methods and Outcomes of Multidisciplinary T Workshops, ISJ - A Special Issue on Smart Cities, Vol. 3, No. 4, 2014 (ISSN 1799-2710)174-181

〈從社倉法的推行看南宋金華潘氏家族的發展〉兩岸宋史國際研討會論文

〈從社倉法的推行看南宋金華潘氏家族的發展〉淡江史學(25):135-162

〈所鳴何道以《諸儒鳴道》江公望為討論中心〉研討會論文

《《諸儒鳴道》與道學之再檢討》,台北:花木蘭出版社.219p.

〈從請銘與撰銘探究宋代社會的倫常關係〉東華人文學報.(12):1-56.

〈從《諸儒鳴道》探究道學家的鳴道之道〉興大歷史學報.(21):1-37.

 ()獎項

榮獲史記與歷史人物評析績優課程

榮獲史記與歷史人物評析績優課程

榮獲保健社區志工服學績優課程

榮獲校級優良教師



课程进度表

单元 1:课程简介

单元 2:何谓设计思考

单元 3:设计思考流程:同理与定义

单元 4:经典案例实作与挖掘问题

单元 5:设计思考流程:发想与原型

单元 6:项目发想与原型实作

单元 7:商模案例与原型的下一步

单元 8:只有远传,没有距离:原型策展与文件教学

课程内容

本课程透过导读与概要,入门理解设计思考的发展缘由,了解方法与流程。同时透过设计实作小题与专题,实践对设计的理解。课程尤其期望引导学生走过双钻石理论(Double Diamond Model),完成设计思考发想与原型,培养创意思维及实践设计产出之历程,进而内化为设计的生活习惯。

课程内容主要介绍设计思考的思维模式,透过数周在线教学单元搭配实作小题,以高端学习设计哲理、田野调查、设计文化、传统工艺、设计教育、设计管理、设计史、设计方法等设计思考知识与思维训练。进而以专题式学习,探索目标族群,挖掘洞见,发现需求,落实真正的「像设计师一样的思考」 1.介绍设计思考之源流、精神与目标 2.认识设计思考与相关领域之相关认知 3.了解设计哲学与研究方法基础。

● 本课程皆为「全在线」授课,无面授,但包含4次直播:

     第一次直播:7月05日(二)18:00~21:00,主题:课程简介:课程进行方式/评分说明

     第二次直播:7月26日(二)18:00~21:00,主题:经典案例实作与挖掘问题、项目的题目确认

     第三次直播:8月09日(二)18:00~21:00,主题:项目的发想与原型实作

     第四次直播:8月23日(二)18:00~21:00,主题:只有远传,没有距离:原型策展与学期文件教学

*最终直播日期与时间,依正式开课前授课教师公告为准。

上课形式

1.雙師共授:本課程採雙教師同時共授。每堂課程會有兩位老師一起共授,在領域知識的交會,在議題探討的深度,都能夠挖掘更深,也期待產出更呼應產業需求。

2.混成學習:運用專屬教學平台進行同步線上學習,除了增強學生遠距學習的多元能力,同時以線上平台經營團隊互動與智慧累積,歡迎不怕挑戰,不怕嘗試,願意擁抱失敗的學習者前來共學成長。

3.線上實作:即使線上,仍能實作的創新教學:以同步線上教學進行設計思考經典案例的實作,同時產出實體作品,也是本課程的創新規劃。以每位同學一份工具材料包進行線上同步線下實作。


评分标准

詳細評分標準依授課教師規定為準。授課教師保有調整評量標準之權利。

1.出席與學期參與紀錄:20%

2.個人經典案例作業:20

3.個人學期歷程檔案(含線上單元作業與議題討論):30%

4.小組設計思考原型:25%

5.團隊互評及課後問卷填答:5%

課程通過成績:60 

通过标准


课程及格标准:65分满分:100分

先修科目或先备能力

  1. 本課程無須背景知識,適合所有對設計思考有興趣的學習者修習。
  2. 須具備英文閱讀能力
  3. 須具備可上網的電腦(筆電或桌電)
  4. 直播課程須具備:麥克風、鏡頭

建议参考书目

王偉志、陳志鴻 (2009) 。這些創意不是亂講。臺北市:天下文化。

李洛克(2019)。故事行銷:寫文案,先學故事,這樣照句就能寫出。台北市:一心 文化出版。

楊振富(2008)。好故事無往而不利; 創造行銷奇蹟的說服力。臺北市:天下文化。 陳智文譯(2004)。說故事的力量:激勵、影響和說服的最佳工具。臺北市:臉譜出版。

常见问答集

1.這門課程會不會很忙?

其實蠻忙的喔!不是只是線上看看影片而已喔!還有許多線下的討論要你完成,也需要跟同組夥伴一起完成喔!肯定很忙!但也會很有收穫的。

2.學習設計思考,是不是就會變成很有創意的人?

老師們的教學經驗裡,會跟大家說,其實很多學生本來就是很有創意的,只是創意被大家在學習過程中掩埋了,這個課程就會帶大家重新喚醒創意自信,並用這個自信的創新力面對未來的學習與專業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