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課程<幸福心理學與實踐>旨在聯結個人小幸福到社會的大幸福。幸福心理學屬於正向心理學之通識取向知識脈絡呈現,本教學實踐計畫的課程包括三大部份:
第一部分:將從闡介正向心理學的發展脈絡及幸福科學研究成果闡介個人層面的幸福心理議題與個人行為實踐。內容包括:課程前測/幸福實踐概覽/PERMA理論應用
第二部分:將幸福心理學的實踐行動取向以社會實踐的教學策略,導引學生的幸福社會實踐力。內容包括:VIA評估/正向情緒/心流體驗/正向關係/幸福與詮釋/樂觀悲觀-觀點轉換/幸福與自律。
第三部分:教學行動設計/學生的學習實踐行動,包括幸福VIA實踐紀錄/期末PERMA實踐紀錄。
為引導學生對幸福心理的個人實踐有直接的認識和實踐經驗--
-使學生學習正向心理學中的幸福學研究現況。
-使學生理解幸福學的主要議題。
-使學生認識幸福學的實踐內涵。
-使學生體驗個人幸福實踐的規劃與行動。
-使學生認識社會實踐的意義與價值和重要性。
主要的教學設計:
a.聚焦於幸福心理學的核心研究主題知識;
b.一系列的心理實踐的實務作業設計與應用省思;
c.配合學習實踐省思回饋,提供經驗詮釋及修正機會;
d.安排學生進行生活應用主題性的聯結與個人實踐行動及觀察。
僑光科技大學 通識教育中心
2020 獲通過《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幸福心理學的個人應用與社會實踐》教學計畫主持人
2009 獲通過《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幸福心理學的個人應用與社會實踐》教學計畫主持人
Unit 1:幸福日子這樣過-PERMA幸福學1-3
Unit 2:幸福日子這樣過-PERMA幸福學4-6
Unit 3:幸福相關的心理特質01:幸福優勢VIA 1-3
Unit 4:幸福相關的心理特質02:幸福優勢VIA 4-6
Unit 5:正向關係與幸福01-03
Unit 6:正向關係與幸福-愛/利他/感恩04-06
Unit 7:幸福與詮釋 樂觀與悲觀 01-02
Unit 8:幸福與詮釋 樂觀與悲觀 03-05
Unit 9:幸福習慣-時間與自律
Unit 10:幸福技巧應用-溝通對情緒/關係的作用
Unit 11:幸福技巧應用-溝通對情緒/關係的作用
Unit 12:實踐分享
1 這堂課的每次上課都會附送學員心理評估量表。十五式的幸福心理學主題量表有助於學習者評估自己的心理。
2 這堂課線上的教學互動會有許多實踐經驗的分享,從聽見幸福行動,到自己開始為自己的幸福而願意有新的學習應用行動。
3 教師為本課程準備之教材教具有新穎的開發,學起來理解更清晰。
平時測驗:佔總成績 10 %
平時作業:佔總成績 40 %
期中考:佔總成績 20 %
期末考:佔總成績 30 %
學員選課前請注意:
報名學員:
有學習動機--想要學習幸福知識/ 更願意開始行動。
實踐活動適量由學生自主決定。
需願意配合課程指導,透過個人選定的幸福實踐行動,進行生活體驗。
許雅惠(2020)幸福心理學-行動手冊。ISBN:978-986-98485-0-3.幸福灣出版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