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課程內容分三大項:
- 文化與多元文化的意義與內涵
- 台灣多元文化的意義、內涵,與族群問題的相關性,最後展望台灣文化的發展方向。
- 世界三大宗教信仰的意義、內涵、儀規,與族群問題的相關性,最後展望世界族群衝突的解決方向。
課程目標
本課程是中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開設人類延伸選修課程,同時也是教育部101年度第二梯次認證通過的非同步遠距課程之一,承襲非同步數位課程基礎,重新錄製影音檔,不但符合原來非同步課程需求,更符合行動學習要求。
中原大學通識教育的目標之ㄧ,目的在培養學生全人化的視野與人格,希望提供學生在理、工、商、設計、等專業素養之外,對多元文化有基本認知,對於多元文化的理念、內涵、歷史背景、政策、實施經驗能有所認識。進而尊重與包容不同的文化與信仰,增進個人的人文素養,達到專業與通識的平衡,成為文質彬彬的現代知識分子。
現今的大學生,就是明天的社會公民,而當今世界已因資訊發達,交通便捷,變成了-「地球村」,居住在地球上的人們,因往來密切;被迫要面對不同的國家,文化體系,彼此往來交流結果,一方面使我們生活中充滿了許多新生的事物;另一面也因不同文化體系的人,會因某些價值理念而產生嚴重衝突,在後冷戰時代,人與人的區別不再是意識 形態或經濟,而是文化。
授課教師
樑元棟老師
- 中原大學 教務處課務組 組長
- 中原大學 教務處 祕書
- 中原大學 訓導處 祕書
- •中原大學 共同科 講師
- 大華工業專科學校 講師
課程進度表
第1週:概論、文化與多元文化的意義與內容、閩南文化
第2週:客家文化、原住民族文化
第3週:新住民文化、台灣多元文化與族群關係
第4週:台灣多元文化的新展望、伊斯蘭文化
第5週:基督宗教與文化、佛教文化
第6週:文明衝突與政教關係、全球化與世界秩序重建
課程內容
教材以pdf檔及影音檔,二種形式呈現。而以影音檔的解說為核心,每個影音檔長度4-8分鐘,適合行動學習與分段學習的要求。另外配合課程主題,有外部超連結影音檔。
週次 | 單元名稱 | 教學目標 |
第 | 單元一: 概論 文化與多元文化的意義與內容 | 文化的意義 台灣多元文化的內容 多元文化的意義 世界多元文化的內容 |
單元二: 閩南文化 | 概論 閩南文化具體內容 閩南建築 有聲藝術 表演藝術 1.歌仔戲 表演藝術 2.布袋戲 | |
第 | 單元三: 客家文化 | 客家人名稱的由來 客家人的起源 台灣的客家人分佈 客家人的衣飾 客家人的飲食 客家人的信仰 客家人的建築 |
單元四: 原住民族文化 | 原住民族簡介 原住民族文化特質 原住民族的傳統音樂 原住民族的建築 原住民族的信仰 | |
第 | 單元五: 新住民文化 | 新住民文化-緒論 新住民文化-眷村文化 新住民文化-外籍配偶 新住民文化-新住民問題的演變 新住民問題的展望 |
單元六: 台灣多元文化與族群關係 | 台灣族群衝突的原因 台灣族群關係的現象 台灣近代族群衝突原因—相關政策 台灣近代的族群衝突—相關事件 台灣族群衝突的解決之道 解決文化認同的問題 | |
第 | 單元七: 台灣多元文化的新展望 | 台灣多元文化的新展望-台灣社會的特色 台灣多元文化的新展望-台灣文化新展望 台灣多元文化的新展望-食衣的百年變遷 台灣多元文化的新展望-住行的百年變遷 台灣多元文化的新展望-百年新風貌I 台灣多元文化的新展望-百年新風貌II |
單元八: 伊斯蘭文化 | 伊斯蘭文化的起源 伊斯蘭文化的演變 伊斯蘭文化的特徵 伊斯蘭信徒的生活方式 伊斯蘭信徒的禁忌 伊斯蘭文化在當前世界的角色 | |
第 | 單元九: 基督宗教與文化 | 基督宗教與文化的起源 基督宗教與文化的傳播 基督宗教與文化的教義 基督徒的生活方式 基督宗教與文化對人類近代文明的影響 基督宗教與文化對當前世界局勢的影響 |
單元十: 佛教文化 | 佛教文化的起源 佛教文化的傳播 佛教信仰的禁忌 佛教文化的特徵 佛教信仰在臺灣的發展 佛教文化在全球的分佈 | |
第 | 單元十一: 文明衝突與政教關係 | 從杭廷頓的《文明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探討文明與國際政治之發展I 從杭廷頓的《文明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探討文明與國際政治之發展II 從杭廷頓的《文明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探討文明與國際政治之發展III 從杭廷頓的《文明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探討文明與國際政治之發展IV 政教關係的起源 政教關係的現況 當前基督教與伊斯蘭信徒之間的衝突 |
單元十二: 全球化與世界秩序重建 | 全球化的意義 全球化起源的原因 全球化的負面影響 世界秩序重建的關鍵 世界秩序重建與多元文化的相關性 全球化後的世界多元文化走向 |
評分標準
- 作業:四次作業各佔25%
- 期中考: 無
- 期末考: 無
- 課程主題討論:以課程及教材內容為範圍,配合影音解說,提出討論,請同學參與。
通過標準
課程及格標準:60分滿分:100分
先修科目或先備能力
本課程無須背景知識,適合所有對多元文化有興趣的學習者修習。
建議參考書目
1、沈清鬆, 台灣精神與文化發展 商務 2001.4.
2、杭廷頓(Samuel P. Huntington)著、黃裕美 譯,文明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 (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THE REMAKING OF WORLD ORDER)
其它
1. 我修習完此課程是否將獲得相關證書? 是
2. 我沒有修過MOOC課程,需要準備什麼? 不需有修過MOOC課程經驗,只要上網看課程,就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3. 我在此課程可以有什麼收穫?增進文化素養,拓展全球視野。
4. 此課程是否會提供上課投影片? 會
5. 作業上傳可以使用那些格式? Word.pdf.ppt都可以。
6. 我現在才發現有這麼好的資源,來不及上完怎麼辦? 可以重複來,永不嫌遲!
7. 課程結束後是否能繼續學習呢? 能!